环球观察:太监并非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现象

2023-06-26 22:15:45来源:星岛环球网

太监,在中国又称为宦官、阉人、寺人;在欧洲的拜占庭帝国、土耳其鄂图曼帝国称为后宫守卫(Harem Guardians),非洲埃塞俄比亚称为守护床的人(BED WATCHER),土耳其称为女领班(黑人多于白人),波斯的大流士王称为“阉奴”、东罗马也称“宦官”等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显然,太监并非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现象。

那么,为何中国的太监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那么深,而西方的又那么淡呢?

根据甲骨文记载,早在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中国殷商时期的宫中就有“寺人”;而公元前1424年的欧洲图特摩斯三世当权时,皇宫里便有了被割掉命根子的奴隶。

1912年2月12日,随着大清宣统皇帝下诏退位,也就标志着中国太监时代的终结;早在1640年,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,则标志着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形成,同样也标志着欧洲太监朝代的结束。而在1640年,大明时代才刚刚结束,大清巨舰正在起航。

以此来看,由于中国太监时代早于欧洲170多年,结束时又晚于欧洲近300年,特别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,1996年才病逝,可能许多人的印象中还有他的身影。

因此,有些人产生“太监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吗?”的疑惑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那么,中国的太监能够专权,西方的太监有这样的现象吗?

说到太监专权,人们很容易想到秦朝时的赵高、东汉时的“十常侍”、唐朝时的高力士、宋朝时的杨戬和童贯、明朝时的刘瑾和魏忠贤以及清朝时的李莲英等,一个个可谓权势滔天。

东罗马时代,太监同样也是罗马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政治助手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特夫编写的《东方专制主义》一书中写道:太监掌权在4世纪的拜占庭已经形成一种制度。例如:克劳狄乌斯、尼禄、维特利乌斯等罗马皇帝当政之时,宫廷中均有大批的实权宦官。最有名的当属暴君尼禄,竟然和宠信的太监斯普里正式结婚,同时还任命太监彼拉哥为特务组织头目(有点明朝东西厂、锦衣卫的性质),负责监视权贵和百姓。

同时,在古印度和古代土耳其,太监专权现象同样极为普遍。例如:土耳其苏丹曾任命白人太监担任培训国家文武官员、守卫苏丹私人宝库、国家教育、人事任命以及国家财政等重要岗位。

其实,无论是太监,还是身体正常的人,只要是人,可不分人种,谁不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。 那么,中国太监和西方太监的来源有甚么区别呢?

中国的太监多是贫苦人家出身,也是心甘情愿进宫谋求生存。如:李莲英就是8岁净身,9岁进宫。

西方国家的太监,有些是附属国送交的“阉奴”贡品,如:大流士王曾命令被他征服的附属国,每年除了向他进贡金银珠宝之外,还要送500名年轻俊美的阉奴做贡品,给王室使用。有些太监,则是皇宫从教会信徒中选取。例如:罗马时期,有一个叫赛贝乐的宗教组织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场新教徒入教祭祀仪式。但是,所有入教的狂热教徒,必须在祭祀大会的现场用石刀割去自己的命根子。当时,由于东罗马被称为太监的天堂,所以想通过阉割进入宫中改变生活的男子也非常多。

此外,希腊奴隶贸易时期,还出现了专门诱拐贩卖幼儿的商人。他们会将儿童阉割后,再卖给王宫,以牟取暴利。同时,日本学者三田村太助在《宦官的秘密》中记载,在古代埃及,当地的寺庙僧侣们会将6岁至10岁的男性小奴隶买来后,通过医术阉割,再以较高的价钱卖给王宫和贵族府第。

那么,中国太监和西方太监的管理有甚么区别吗?

这一点,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,也就是分成各类级别,进行逐级管理了。如:东罗马戴克里先时代,也称太监为宦官,并分成十八个等级。

工作上,当然也有劳累和轻松之分。如:杂役太监,就非常的辛苦,宫中宫女不能做的粗重脏活,都得太监来干;管事太监,“御膳房”、“敬事房”等方面的管理者、主子贴身太监等,工作相对就要轻松很多,月薪水当然也会较多。

假如,下层小太监年老多病,一旦失掉服役能力,在中国多数太监会选择进入寺庙栖身。如:明清时期,北京城郊的太监寺庙就有20多座。同时,西方宫廷的这类太监,则会选择返回教会养老,而教会也会收留。

至于太监娶妻现象,在宋朝和明朝多有发生,而其他国家的这类现象史料则极难见到。这种现象,也可能是人们对太监印象深刻的一种原因吧。

当然了,太监除了西方皇宫存在外,中国周边的古代朝鲜、越南、高丽等国,同样曾出现过宦官现象。这些在《明实录》、《元史•宦官传》等史料上均有记载。所以,太监绝对不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现象。

标签:

今日热门
More
供应
返回顶部